第612章 东亚同盟(二)-《文明破晓》


    第(2/3)页

    “我们根据大量计算,以及进行的测试,认为120架各型战斗机只能降低作战效率。最佳的战斗机数量就是90架。至于战斗区域内的战斗机数量不足,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航母数量来解决。”

    山本先是一愣,随即觉得信心大增。以多打少是战争本该采取的方式,不过日本的国力不足,所以只能从性能上挖掘潜力。现在中国决定靠优势数量取胜,的确是最正确的选择。

    山口多闻快速浏览了一下参数,又问了一个问题,“只有这一种航母么?”

    “我们还设计了一种18000吨的护航航母,其目的是针对敌方的潜艇,不过现阶段还在进行讨论是否有这样的必要。”胡秀山解释道。

    山口不再多话,他个人觉得有35000吨的航母就够了。至少在太平洋战场上,一旦东亚联军拿下太平洋各个岛屿,敌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建造出横渡太平洋的潜艇来袭击东亚。至于印度洋方面,只要英国丢掉了印度,也未必就真的需要护航航母。

    南云忠一神色平静,内心则已经激动起来。他方才快速浏览了中国海军设计,确定了中国的海军炮击型装备只有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三种。战列舰包括35000吨以及45000吨两种。巡洋舰与驱逐舰同样各有两种。

    作为炮击型装备专家,只是快速浏览,南云忠一已经感觉精神振奋。一共6种战舰,三种的吨位都符合世界海军条约的规定,现在就可以开始考虑生产。而且在设计的时候,35000吨的战列舰原本设计是410毫米舰炮。而日本海军已经用了10年的410舰炮,真是熟的不能再熟。

    至于巡洋舰与驱逐舰的第一种类型同样如此。从一开始就有充分的冗余。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海军非常重视雷达。早在一战的时候,英国就研发了一种雷达,用于搜寻德国的飞机以及飞艇。到了1922年,世界各国在这方面的研究都在持续发展。根据棉签的资料显示,中国海军开发的是搜索型雷达,以及火控雷达两种。可见中国的研究也在持续进行。

    在胡秀山进行介绍的过程中,南云忠一提问了好几个问题,都得到了详细的解释。这让南云忠一愈发感觉中国海军看似没有造舰,实际上在前期准备上非常认真。

    等谈完了这些,何锐打了个手势,秘书们把窗帘拉上,会议室内顷刻就阴暗起来,几个老烟枪们趁机点了烟卷过过瘾。而会议桌另外一头的电影播放机已经开始运行起来。

    电影带画外音,那是关于中国分段造船法的介绍。现在世界造船业都是一个船坞里内只建造一艘船的造船方式。分段造船法是在设计的时候就把船分成数段,甚至是十几段。等建造出来各个分段后,利用巨大的龙门吊将造好的船体分段吊运到船坞内,对其进行焊接,完成整艘船的建造方法。

    日本海军专家们虽然都能理解这种建造模式能够极大的提高船坞使用率,而时间就是金钱,同一时间内的效率越高,造船成本就越低。但是日本海军专家们并没有无条件的感到乐观,非常多的技术难点立刻在他们脑海里冒出来。

    电影拍摄的非常专业,在后半段介绍的是中国在电焊技术上的进步,包括惰性气体焊接,针对不同焊接对象开发的焊锡等技术。尤其是厚钢板焊接以及超厚钢板焊接技术的开发。更令日本海军专家们讶异的是,中国的激光测量仪器的使用。
    第(2/3)页